连日来,京城气温居高不下,昨天更是迎来7月的首个高温日。为躲避烈日和高温,很多人选择地铁出行,但很少有人会想到,有一群包裹严实的人,在认真地维护着地铁列车的健康,守护着乘客安全。
9个壮小伙推动巨无霸
下午1点,户外气温热得令人窒息,在嘉园路的地铁4号线车辆检修库内,维修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戴上厚重的安全帽,再穿过一段走廊,耳边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愈发清晰,记者来到了由十几节车厢和各类零部件组成的钢铁世界。
车库轨道内,20余吨重的地铁车厢在工艺转向架的支撑下沿着轨道缓缓移动。车厢下方,赵旭与8名同事弓身绷劲一起推着支撑架步步前行,不时抬头望向头顶的车厢,心中则时刻估算着移动的速度。
将重达20余吨的车厢从车库南头拆解点移至北头的检修点,短短百余米的距离,9个壮小伙足足用去了五分钟的时间。“一列地铁有六节车厢,每节车厢都要在地沟内完成解编、起车的流程,再靠人力将车厢运送至指定的拆卸维修点。”赵旭说,每节车厢的净重都在20吨以上,要想顺利完成搬运,控制力度是个技术活。力量大了车厢会因为惯性变得难以停止,力量小了又难以撼动如此重量的“巨无霸”。整个搬运的过程中赵旭和同事们的腰和手臂一直在绷着劲儿,尽可能的保证头顶的车厢匀速前进。
工作一小会儿身上开汗碱花
随着车厢被推到指定点位,来不及擦把汗,赵旭和同事就投入了车厢的拆解和检修。在车厢底部和侧部,分布着制动速度传感器、受流器、制动阀门等大大小小上百个零件。这些零件无一例外,都需要小心翼翼地拆解下来进行清洁和检修。戴上口罩和护目镜,赵旭二话不说一头钻进车底开始忙碌起来。
此时太阳直射,气温达到一天中的高点。车库没有空调,温度超过40℃。已经入行13年的赵旭,对于这样的工作环境已经习以为常,浑身的汗水也没有降低他检修的速度。
车底一钻、车边一蹲,不过一会的时间,各类零件就随着赵旭手上工具的转动被一一卸下。然而与此同时,赵旭的衣服毫无意外地被汗水湿透,全身上下也“挂了彩”,留下一片片黑色的污渍和油泥。“干检修这份活儿,浑身上下都油脂麻花是免不了的。可再热再苦,只要一想到不久后这辆车就会坐满南来北往的乘客,身上的担子就会让我时刻保持百分百的专注。”
高温工作过后,赵旭和不少同事的工装上面都开出了白色的“花朵”,挥洒汗水、倾注心血换来的是每9个工作日完成一辆地铁的架修工作。一年下来,有20余列地铁经由赵旭和同事们的检查,健康地奔驰在4号线的轨道上。
精确到毫米一丝都不差
别看地铁车辆全身上下都由钢铁包裹,可这样的“巨无霸”也有脆弱的一面,需要赵旭像医生般细心呵护。“像制动速度传感器这样精细的部件每节车都装有四个,完成检修进行安装,每一个传感器的精确度都要控制在正负五毫米内。另外,车体高度、车钩高度、受流器高度等等,都要控制在几毫米的范围内,需要耐心的调整,才能确保尺寸合格,让列车正常行驶。”在待组装的车厢旁,大大小小十几个扳手被码放在一旁的推车内,每个阀门和螺母在组装时使用的力度都要靠这些扳手精确到每一牛顿。力量小了,部件可能会有脱落的风险,如果一味增大力度,部件也会面临不堪重负出现损坏的情况。
今年是京港地铁4号线正式投入运营的第10个年头,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客流量逐年增加,4号线不断缩短发车间隔,增加临客。为了确保乘客安全顺畅的到达目的地,赵旭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更快更好完成车辆的检修工作,让经过他检修的车辆尽可能好的为乘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