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的方圆几里 地铁人悄悄守护你

在北京南站乘地铁,你的出行安全,由地铁员工全力保障。

“车站各区域每日全面清洁消毒5次,高频设备每1小时消毒一次,地铁保持通风22小时。”疫情之下,京港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高级站长史婧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改变,除了负责北京南站地铁站站内管理工作和运营工作外,她每天关注最多的就是防疫消毒。从疫情开始,这件事一丝不苟、事无巨细地持续到现在。

“包括乘客经常接触到的位置,如电扶梯扶手带、站台座椅、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设备设施,每日全面清洁消毒不少于5次。”史婧说,尤其是对站内的26台自动售票机、46台闸机等乘客接触率高的售检票设备、安检设备的消毒,更是不留任何死角,确保每小时进行一次防疫消毒工作,而这一圈走下来至少一小时。

  北京南站高级站长史婧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受访者供图

疫情期间,流动的人群是防控的关键。史婧紧盯车站到站列车满载率情况,适时采取限流措施。地铁进站的安检口,一线安检员工手里举起的手持测温仪,是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近期,北京南站持续出现返京客流小高峰。当遇到体温异常的乘客,史婧会第一时间赶到安检口与值班同事共同处理,偶尔情况她不在,得知后第一时间后会给车站电话询问,“我要和他们在一起,让大家安心、放心。”

史婧说,运营队伍中有很多90后的员工,他们坚守在一线,每天为乘坐地铁出行的乘客提供服务,如果遇上体温异常的乘客,“首先要引导乘客到车站设置的隔离区休息,反复测两次体温,如果仍是体温异常,会立即向上报告,通知南站的驻站民警及各方协助,同时,车站会协助拨打120送医。”

以北京南站为中心的方圆几里,沿线的各个车站都是地铁员工严防死守的阵地。

85后的岳伯涛是京港地铁最年轻的站区长,负责4号线北京南站、菜市口站、宣武门站、陶然亭站四个车站。地铁北京南站接驳铁路南站,菜市口连着北京西站,宣武门连着北京站,换乘多、客流大,可以说,岳伯涛负责的站区是北京市地铁路网乘客进京出京的重要枢纽之一。

  岳伯涛(左)检查手持测温仪设备。受访者供图

“运营的压力很大。”她说,“日常的地铁运营一定会面临些突发情况,但这次疫情不同,疫情隐藏的危险具有长期性和潜伏性,大家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警惕的心态,不能松劲儿。”

这几条地铁线,部分既有的换乘通道相对狭窄,不利于乘客保持行走的1米安全距离。复工后的早晚客流高峰,人力紧张,有许多已经下班的同事还坚守岗位上,在换乘通道等重点关键区域支援,在易出现人流聚集的位置第一时间疏导乘客。

“我们的工作很琐碎,大多数隐藏在人们的视线后,但有人看到了我们的不容易。”岳伯涛说,有一次车站督导员正在巡站,收到了乘客送来的口罩。口罩至今还保留在4号线北京南站的综控室里,“没有人舍得佩戴它。”

北京地铁14号线东段及中段由首发站北京南站开始,从南向北延伸串联起已开通的站点。安保负责人孙志莉负责全线各站点的安检、安保勤务等工作。

她是站点间的“摆渡人”,日常工作是对她负责的各个车站安检点及安检员的工作进行督导,巡查测温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监督安检设备消毒情况、地铁安检员的自我防护与工作状态、岗位职责是否精准落到实处等问题。如果有突发情况,她需要乘坐地铁在各个站点间来回穿梭。

  孙志莉(左)在检查安检员工作。受访者供图

疫情暴发初期,孙志莉和安保团队晚上临时接到通知,要求在第二天地铁开始运营前,完成14号线将台站安检点固定式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安装,为乘客提供非接触式测温服务。时间紧,任务重,安保团队连夜到达车站,在4小时内,孙志莉配合设备厂家开展前期现场踏勘、点位确定、安装设备、现场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为了更好地为乘客提供测温服务,在新的检测仪器即将‘上岗’前,我在现场带领安检员在2天内,反复测试数百次,并整理出一套设备的实操手册。让他们能够更快速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孙志莉说。

一次,14号线阜通站安检点来了3名乘客,但是他们没有进站乘车,而是带来12杯热奶茶给地铁员工,这让孙志莉感受到了一股别样的温暖与甜蜜。

有位阿姨,工作人员引导她有序进站,跟她说“感谢您的配合”后,阿姨频繁回头招手,“不用谢谢我,我们得谢谢你们!”

此时,孙志莉觉得地铁安检员的身份闪着光,她说:“保护乘客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有很多乘客记住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