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4号线及大兴线计划缩短最小运行间隔15秒 早高峰运力提高11%

4号线横贯北京西部南北,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一条重要线路,最高日客运量已突破百万,达101万人次。大兴线开通后,4号线的早、晚高峰客流量显著提升,早高峰列车最大满载率达到132%,晚高峰列车最大满载率达到107%,预计未来客流量将有进一步增加。王绍基总经理表示,作为公众服务企业,为北京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标,因此,我们不断致力于提升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根据目前客流持续增长情况,以及对未来客流增长的预期,公司决定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前提下,于4月26日起,进一步缩短4号线列车运行间隔,缓解日益突出的运力和运量的矛盾。

运行图编排充分考虑运能运量合理匹配

运行图的编排需要充分考虑客流变化特征,公司在编排2分15秒列车运行图之前,对客流数据做了详细的预测分析,认为4号线的最大段面客流目前呈现明显增长态势。综合各种因素后,最终确定将早高峰(7:00-9:00)的行车间隔调整为2分15秒,预计本次运力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4号线南部车站的客流压力。

折返站的折返能力对压缩行车间隔影响很大,4号线和大兴线目前为贯通试运营,平日期间采用大小交路套跑,不管是大交路的列车,还是小交路的列车,都需要在安河桥北共用折返股道,因此安河桥北的折返能力成为影响行车间隔的关键车站。为了确保2分15秒行车间隔的顺利实施,公司经过精心测算,通过压缩折返站折返时间、各车站站停时间等方式来保证缩短行车间隔的目标。调整运行图后,在安河桥北的折返时间压缩了20秒,由原来的3分39秒调整为3分19秒,除了要求车站清人、乘客上车的速度加快外,对折返站的司机交接排班也进行了优化调整。

而且沿线车站的站停时间也都有了相应的减少,拿角门西站、马家堡站举例来说,两站上行(南向北方向)站停时间由原来的35秒调减为30秒;而下行(北向南方向)站停时间由原来的40秒调减为35秒。

为了确保新编制的列车运行图可以顺利实施,公司对新编制的列车运行图进行多次模拟测试,重点检验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的列车运行情况,经过多次数据修正,最终完成2分15秒列车运行图。

信号系统为缩短运行间隔重要保证

4号线列车目前采用ATO模式驾驶,信号系统能力是缩短运行间隔的重要保证。4号线的信号系统在设计之初,为满足未来运营需要,对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特别在线路开通后,针对不断增长的客流量,公司提前筹划,早在2010年年初,4号线就开始了车辆、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多个设备、系统的升级调试工作,为缩小运行间隔进行准备,同时,也为实现4号线与大兴线的贯通运营做准备。由于升级调试及贯通调试涉及信号、供电、车辆、通信等多个专业,复杂程度高,同时,4号线是一条正在运营中的线路,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对4号线乘客出行的影响以及保证客运组织,公司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在2010年12月3日将4号线的运行间隔由3分钟缩短至2分30秒,并在2010年底顺利实现了与大兴线的贯通运营。

大兴线与4号线贯通运营后,公司又根据实际运营情况,不断对信号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为再次缩短运行间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车辆供应及出车安排面临一定压力

本次调图需要新增加5列运用车,加上备用车、检修车的安排,公司基本使用了所有的列车来配合2分15秒的调图工作。为了确保列车供应可以满足2分15秒运行图需求,公司车辆段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高效率完成了所有列车的调试工作,为2分15秒运行图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

为了确保在早高峰之前正线实现2分15秒行车间隔,对车辆段及停车场的出车能力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车辆段与司机等各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同时也要求段场设备维护专业人员加强设备检修及监控工作,确保设备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列车可以按照图定时间点出库。

对运营组织协作提出高要求

此次缩短运行间隔后,对站台组织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部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及对应措施,主要有:

1.严把车辆质量关,针对运用车需求增加,公司严抓日常车辆质量,确保上线车辆的质量、数量和预备率。在运营线上安排检修人员,加强现场及时处置能力。车辆、设备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技术支持作用,加强监控车辆状态。

2.调整并优化司机配备方案,在现有司机配备的基础上,利用拆分单司机、优化司机出勤地点等方法来保证2分15秒列车运行图的顺利实施。

3.缩短运营间隔要求司机进一步加强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驾驶技术。为此,4号线加强了司机站台乘降作业的技能培训,要求司机严格按照开门—监视—关门—发车的作业标准执行。

4.调整运行间隔对OCC(行调中心)的指挥调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行调中心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技能比赛和培训,强化了调度人员与司机、站务人员的沟通能力,进一步优化了故障处理流程以及提升了调度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缩短运行间隔将要求车站客流组织更加高效,为此,4号线和大兴线各车站将加强站台客流的疏导,引导乘客有序乘降,加强车站广播、加强乘客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站务人员应急处理、安全门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在换乘站方面,车站还将采取加强与北京地铁的联动,加派人手,增加车站广播,增加导流围栏限流等措施。

6.加强车站联动,保证列车站停时间,前后车站做好沟通。车站工作人员还将加大乘客上下车组织力度,确保列车站停时间。

4号线调整运行间隔回顾

4号线于2009年9月28日开通,开通当天,实现全线ATO(自动驾驶模式)运行、最小间隔3分钟的开通水平。2010年12月3日,为实现与大兴线的贯通试运营,4号线的运行间隔由3分钟缩短到2分30秒。2010年12月30日,大兴线开通当天与4号线实现全线贯通,贯通后,线路全长达50公里,是北京首条开通即贯通的线路,同时也成为目前国内地下里程最长的地铁线路。

4号线从开通之初的日均客流52万人次,已经增加至目前日均客流88万人次,大兴线日均客流也从开通之初的12万人次,增加至16万人次。此次调整运行间隔为4号线开通后第二次缩短平日列车运行图运行间隔。

4号线最小运行间隔调整一览表

时间

最小发车间隔

2009.9.28-2010.12.2

3分钟

2010.12.3-2011.4.25

2分30秒

2011.4.26

2分15秒